11月13日,由中國社會責任百人論壇等單位主辦的《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20)》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會中揭曉“外資企業100強社會責任發展指數(2020)”,臺達憑借完整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及切實有力的項目實施,在責任管理、市場責任、社會責任及環境責任上綜合表現優異,連續第六年名列“外企十強”。此外,在會中發布的“2020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中,臺達亦名列“電子行業三強”。臺達秉持“環保節能愛地球”的經營使命,持續深化在環境、社會、治理三大面向的可持續發展,落實世界級企業公民責任。臺達自2017年設定“科學減碳目標”以來,已連續兩年達成階段性目標,更在2019年達成碳密集度下降29%的成果,且全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超過44%,因此獲頒2020年度“綠色環保獎”,以表彰臺達長期致力于環保節能的努力及貢獻。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在發布會開場致辭時表示:“《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是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領域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研究成果,為推動中國企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做出了重要貢獻。在長期從事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過程中,我體會企業最大的社會責任就是自覺將我們企業的使命、愿景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之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臺達中國大陸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主席王治平表示,臺達創辦人鄭崇華先生常常提到,企業發展不僅要有經濟成長,更主要的是要對環境和社會有所貢獻。臺達充分將“環保節能愛地球”的經營使命融入企業可持續發展,過去一年的成績獲得國內外權威機構諸多嘉獎。包含:連續第九年入選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世界指數”(DJSI World),并獲2019電子設備、儀器及零組件產業領導者(Industry Leader)殊榮;臺達電子(東莞)廠區順利通過UL 2799廢棄物零填埋認證并取得最高鉑金等級;以及在人力資源管理、人才發展培育、信息系統管理等方面收獲各類獎項等。今年第六度入選《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20)》外企十強,更是對臺達莫大的鼓舞與肯定。
在經濟及治理面,2019年臺達集團營收持續增長,達90億美金。即使在2020年疫情籠罩全球的困難時刻,臺達今年第三季度較去年同期仍保持7.2%增長;今年前三季度營收總和較去年同期也有2%的正增長。面對疫情挑戰,臺達在做好內部防疫管理的同時,優先保障醫療設備生產,并捐贈防護衣等防疫物資,支援一線醫護人員。此外,為進一步強化利益相關方溝通,臺達于2020年6月正式上線“臺達可持續發展”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可持續發展資訊,為利益相關方提供便利的交流平臺。
在環境保護方面,臺達自2009年起制定節能目標,2011-2019年已累計施行2,036項節能方案,節電2.62億度。臺達持續推行廠區減廢措施與節水方案,東莞廠區于2019年導入UL 2799廢棄物零掩埋標準,獲得最高等級鉑金級認證,達到100%廢棄物轉化率(含8%焚燒熱回收)成果,臺達將此驗證方式平行推廣至吳江廠區與全球各廠區。此外,臺達長期關注氣候變遷,于2018年加入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發起的國際電動車EV100倡議。目前,在全球的臺達運營網點中,已有20多處設置了電動車充電樁,為員工與客戶提供友善的電動車使用環境,推廣低碳運輸。
在員工關懷方面,臺達始終以人為本,關注員工的成長與職業發展,特設“臺達企業大學”,依培訓內容分為技術學院、管理學院和菁英學院,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因材施教。臺達高效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及實踐,獲得社會各界認可,榮獲“2020人力資源管理杰出獎”、“2020大中華區學習與發展卓越實踐獎”、“2020數字人力資源科技獎(企業獎)”等獎項肯定。
在社會參與方面,臺達長期在國內開展公益項目。2020年重要公益項目包括:臺達與商業生態工作室共同發起8K紀錄片《鯨碳之歌》對白設計與短視頻改編競賽,近千人報名,評選出12個得獎作品,期望喚起大眾對海洋生態保育的重視。此外,由臺達在2014年云南魯甸地震后捐建的巧家縣大寨中學臺達陽光教學綜合樓,于2020年6月正式啟用。這是繼捐建“楊家鎮臺達陽光小學”及“龍門鄉臺達陽光初級中學”后,臺達第三度援助地震災區災后建設。大寨中學臺達陽光教學綜合樓引入“陽光校園”設計理念,并采用綠色建筑建設經驗,為上千師生提供了舒適安全、節能環保的教育及學習環境。
自2015年起,臺達已連續六年入選《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中國外資企業100強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前十強,綜合得分達到五星級的水平,屬于企業社會責任的卓越引領者。臺達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已連續四年獲得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專家委員會“五星級”評價,歡迎前往臺達官網瀏覽報告:http://cn8001.cn